随着越来越多跨国药企发布2024年财报股票配资平台合作,全球药企业绩TOP 10榜单也已于近日落定。
“老大哥”强生依然稳坐第一,默沙东K药也保住了“药王”地位。
阿斯利康在去年深陷风波,中国市场业绩却创下新高。
罗氏、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赛诺菲旗下多款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亿甚至百亿美元。
辉瑞和礼来继续押宝减肥药,诺华则通过收购不断扩充实力……
强生:招兵买马,稳坐第一
2024年强生身为跨国药企中的老大哥依然稳居第一。公司去年全年营收达8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肿瘤学业务是强生业绩的核心驱动力,该板块全年营收178.28亿美元,同比下滑1.2%。
多发性骨髓瘤用药达雷妥尤单抗近年来逐渐崛起超过乌司奴单抗,成为强生的头号王牌产品。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达雷妥尤单抗全年销售额高达1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8%。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曾经的乌司奴单抗还是现在的达雷妥尤单抗,都将面临专利到期的问题。前者的专利已于2023年过期,后者的专利将于2029年到期。
为了应对专利悬崖,强生一方面“招兵买马”,自去年起接连收购免疫板块和心血管板块的多家公司。今年1月耗费超百亿美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Intra-Cellular Therapies的交易,成为强生近年来金额最高的并购交易。另一方面,强生加速推进多款重磅新药在全球市场的上市。2月11日,强生旗下第四代EGFR-TKI靶向肺癌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在临床试验中,该药战胜了第三代EGFR-TKI靶向肺癌药奥希替尼。
罗氏:17款重磅药物突破10亿美元
去年下半年,罗氏的流感特效药速福达在国内炙手可热。回顾罗氏去年全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604.95亿瑞士法郎(约合669亿美元),同比增长7%。从细分产品来看,公司旗下共有17款药物成为“重磅炸弹”(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药物)。
其中,眼科双抗药物——法瑞西单抗(Vabysmo)增长强劲,去年全年销量增长幅度达68%。目前,Vabysmo已获批三大眼底疾病适应症,包括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其次是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剂Phesgo,该药去年全年销售额实现62%的增长。去年1月,该药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HER2阳性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据罗氏介绍,“帕妥珠、曲妥珠双剂合一”只需5-8分钟就可以完成治疗,革新乳腺癌靶向治疗传统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在年报中还透露了公司去年删掉的十条管线。其中6个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2个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还有2个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终止的两项Ⅲ期临床研究为TIGIT单抗tiragolumab联用抗PD-L1单抗Tecentriq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和该药一线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默沙东: K药仍称“王”
国内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默沙东就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公司旗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佳达修从2月开始暂停向中国市场发货,至少持续到今年年中。
彼时,默沙东方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受整体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疲软及渠道库存高等因素影响,默沙东与本土合作伙伴智飞生物进行了深入沟通,决定自2025年2月起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阶段性调整中国市场的发货节奏,预计将于年中逐步恢复常态。
从默沙东披露的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业绩报告来看,默沙东去年全年总营收641.68亿美元,同比增长7%。佳达修的销售额去年为15.5亿美元,同比下滑17%,主要受中国市场需求缩减影响。
不过,帕博利珠单抗(K药)依然保住了药王的地位。2024年全年,K药共计实现295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K药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的持续强劲需求,以及新适应症的使用增加。截至去年年底,K药在全球范围内已获批了40个适应症。
辉瑞:“All in”减肥药
“宇宙药厂”辉瑞终于有了重焕光芒的迹象。在辉瑞最新公布的财报中,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7.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全年实现营收6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四季度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冠产品销售超出预期,其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本季度销售额达到7.27亿美元。
此外,辉瑞分别在2023年和2022年收购的ADC(抗体偶联药物)公司Seagen和偏头痛药物公司Biohaven在2024年也贡献了重要力量。Seagen为辉瑞带来了超34亿美元的营收,Biohaven的核心药物瑞美吉泮(Nurtec)在2024年销售额达12.63亿美元。
对于2025年的业绩展望,辉瑞预计公司总销售额在610亿至640亿美元之间。公司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David Denton表示,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有信心在未来几年恢复到疫情前的营业利润率。
另在今年1月召开的第43届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上辉瑞方面CEO Albert Bourla还称,要“all-in”减肥药开发,并表示公司一直在招募肥胖方面的专家。目前,辉瑞旗下一款GLP-1R的小分子激动剂danuglipron处于在研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临床后期。
艾伯维:再现百亿美元单品
艾伯维曾经的第一大单品阿达木单抗(Humira)受专利到期等因素影响,去年销售额同比下滑近40%至89.93亿美元。明星产品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瑞福)去年表现平稳,全年销售额59.71亿美元,同比增长50.4%。继阿达木单抗后,艾伯维旗下又出现了一款百亿美元单品——利生奇珠单抗(Skyrizi)。2024年全年利生奇珠单抗的销售额高达1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50.9%。
整体表现上,艾伯维2024年全年营收563.34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自免业务依然是公司营收第一大支柱,去年为公司贡献了266.82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1%;肿瘤和神经科学业务分别实现10.8%和16.6%的销售增长至65.55亿美元和89.99亿美元;美容和眼科业务略有下滑,全年销售额分别为51.76亿美元和22.42亿美元。
此外,近年来为弥补自免领域阿达木单抗销售额的下滑,艾伯维开始通过并购扩充免疫业务实力。去年,艾伯维通过对Nimble Therapeutics的收购获得了一种正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的口服肽类IL23R抑制剂,以及用于治疗银屑病(PSO)以及Nimble的肽合成、筛选和优化技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快速发现和优化针对不同疾病靶点的肽类候选药物。艾伯维认为,此次收购将增强公司的药物管线和研发能力。
阿斯利康:中国区收入创历史新高
2024年,阿斯利康中国风波不断。在2月初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阿斯利康宣布一好一坏两则重磅消息。一方面,公司2024年中国区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阿斯利康或因涉嫌偷税将面临最高450万美元的罚款。
财报数据显示,阿斯利康去年全年营收54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1%;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48.9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肿瘤业务表现强劲,共实现营收22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总营收的41%;呼吸及免疫业务增速最快,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78.76亿美元。其余三大业务板块:疫苗与免疫、罕见病和心血管、肾脏及代谢疾病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14.62亿美元、87.68亿美元、125.1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16%、20%。
除了稳定增长的业绩,阿斯利康在财报中对去年关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做出了回应。其中提到,公司于2025年1月收到深圳海关出具的《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以及《鉴定意见通知书》,意见书显示阿斯利康涉嫌偷逃进口税款,金额达90万美元。若阿斯利康被最终判定需承担法律责任,还可能被处以偷逃税款一至五倍的罚金。这意味着阿斯利康最高或面临450万美元的罚款,约合人民币3000余万元。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
诺华:在华“买买买”不停
去年第一季度,是诺华中国实现的首个超10亿美元的季度业绩。而在交出这份成绩单后,原诺华中国区总裁张颖被调至诺华国际业务部任首席商务官(COO),领导诺华商业上市战略团队,常驻巴塞尔。诺华原日本总裁李尧(Leo Lee )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
诺华是2024年在国内“扫货”最为豪气的跨国药企。2024年1月,诺华收购国内生物技术公司信瑞诺医药。交易完成后,信瑞诺医药将整体并入诺华中国。另在2024年1月和10月,诺华还分别同舶望制药和百裕制药达成合作。
除了并购合作,诺华还在国内持续加码核药,建设工厂。2023年底,诺华在中国的放射性配体疗法 (RLT)生产基地在浙江海盐落户,预计将在2026年底投产,以供应中国患者。去年7月,诺华又宣布其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正式启动工程建设,这是诺华在中国的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也是在中国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
业绩层面,诺华2024年全年营收50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市场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四大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代谢、免疫、神经科学和肿瘤分别实现营收85.76亿美元、92.93亿美元、47.50亿美元和147.40亿美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6%、21%、31%、16%。
百时美施贵宝:推出新成本削减计划
凭借全球首个PD-1单抗药物纳武利尤单抗(O药),百事美施贵宝曾同默沙东进行了多年的“KO大战”。不过随着PD-1药物的更新迭代,纳武利尤单抗的销售额近年来增长并不明显。2024年全年O药销售额仅增长3%至93.04亿美元。面对O药增长的乏力,百时美施贵宝早有准备。
去年,百时美施贵宝实现营收483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2011年首次获批的口服抗凝血药阿哌沙班(Eliquis)成为百时美施贵宝目前销量最高的单品,为公司带来了133.33亿美元的营收。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来那度胺也表现良好,全年销售额达57.73亿美元。
在发布2024年年报的同时,百时美施贵宝还推出了新的成本削减计划,预计到2027年底削减20亿美元成本。而早在去年4月,公司就曾公布过一项节约成本的计划,预计2025年底实现削减成本15亿美元。对于未来的业绩增长,百时美施贵宝预计,2025年增长型产品将贡献超过50%的收入,未来5年内有望推出10款新药,并获得30项药品新适应症扩展。
礼来:GLP-1“带飞”业绩
礼来的GIPR/GLP-1R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无疑是去年下半年全球医药市场上最火爆的单品之一。据礼来2024年财报,公司去年全年营收450.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替尔泊肽(包括减重版和降糖版)合计销售额达164.66亿美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超36%。
截至目前,礼来共有两款GLP-1/GIP双重激动剂获批上市,分别为降糖版Mounjaro和减重版Zepbound。其中,Mounjaro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35.3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全年销售额累积突破百亿美元;Zepbound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19.07亿美元,全年累积销售额达49.26亿美元。
在国内,礼来的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同时覆盖成人2型糖尿病和减重两项适应症。同时,礼来还在探索替尔泊肽更多的适应症。基于多款重磅新药的销售表现,礼来在2025年业绩指引称,公司预计今年收入将在580亿至610亿美元之间。另在GLP-1药物的供应上,礼来表示将继续在扩大生产能力方面进行大量投资,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GLP-1药物可售剂量将至少是2024年上半年的1.6倍。
赛诺菲:拿下自免“药王”
2024年,赛诺菲全年实现营收410.81亿欧元(约合43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免疫依然是赛诺菲最具优势的业务板块,去年全年营收达134.96亿欧元(约合141.36亿美元)。其中,王牌产品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2024年全年销售额130.72亿欧元(约合136.92亿美元),成为全球自免领域“药王”。并且,度普利尤单抗的慢阻肺病适应症在欧、美、中三地均已获批,是该领域首款生物靶向制剂,未来销售额还有望进一步放量。
疫苗是赛诺菲第二大业务板块,去年该板块实现营收82.98亿欧元(86.91亿美元)。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领域唯一一款婴幼儿用中和抗体——尼塞韦单抗(Beyfortus)是赛诺菲疫苗领域的核心单品。2024年该产品销售额16.86亿欧元(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14.4%。
罕见病、神经、肿瘤及其他类四大业务板块分别实现营收59亿欧元(61.83亿美元)、3.79亿欧元(3.97亿美元)、9.44亿欧元(9.89亿美元)和120.63亿欧元(126.42亿美元)。此外,赛诺菲还在去年做出了聚焦主业并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重要决定,其将携手私募股权公司CD&R打造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引领全球消费者保健市场的领军企业。
记者 唐菁阳